咖啡常识:咖啡种植的基础知识

什么是咖啡?

咖啡是生长在海拔6,000英尺左右上的一种茜草科植物的果实,分布在世界上狭长的亚热带轴线;咖啡树四季长绿,可长至20英尺高,为了方便采收,人们一般将其控制在8至10英尺高。咖啡树3至5年才可结果,首先开出白色的小花,形状、大小酷似茉莉花,凋谢后结出深绿色的果子,然后变为黄色、红色,完全成熟时变为深红色,我们熟知的咖啡豆就是夹在深红色果实中的种子。
咖啡的采收:由于咖啡果实在不同时期成熟,因此采收皆以人工采摘为主,一颗颗由树上摘下。
咖啡的加工:咖啡果实采摘下需立即进行加工。加工方式分两种,一种为日晒式(亦称干燥式):铺在地上约12至15日,直接曝晒,晒干后脱果肉、去豆壳。此法所取果仁较不完整,味道亦较差,遇雨时因发酵易有杂味,但成本较低。另一种为水洗式:是较先进的方法,只需20至24小时,用水浸透后去果肉,捞起晒干后去豆壳即成为干净的青豆仁,干净无杂味,味道清新香醇,所需时间短,豆子完整,不良豆少,但成本较高。新鲜咖啡豆晒干后,外面仍包裹着一层羊皮纸似的外壳,以这种形式储存待运的咖啡豆被称为“Parchment Coffee”(羊皮纸咖啡豆)。出口前,去掉咖啡豆的“羊皮纸大衣”,然后在上市交易前进行抛光和等级分类。

咖啡的品种:
咖啡豆主要分为Arabica(阿拉比卡),Robusta(罗伯斯塔)和Liberica(利比瑞卡)三种原品豆。阿拉比卡咖啡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,此咖啡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%至80%,世界著名的咖啡品种几乎均为阿拉比卡。罗伯斯塔咖啡原产地在非洲的刚果,其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20%至30%。但是其风味比阿拉比卡种来得苦涩,品质上也逊色许多,咖啡因含量较高,所以此种大多用来制造速溶咖啡。利比瑞卡咖啡产地为非洲的利比里亚,所占世界产量不到5%,此种咖啡豆具有极浓的香味及苦味。
谈到咖啡与健康的关系就少不了“咖啡因”,也就是咖啡苦味的重要来源。事实上,咖啡因不只存在于在咖啡豆中,茶叶、巧克力、可乐也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咖啡因。咖啡因对人体的影响约可持续2至3小时左右。适量的咖啡因有提神、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。

咖啡的三原种:

 

三原种
Arabica
  高原栽培
Robusta
  低地栽培
Liberica
  最低栽培
产量
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%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030%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%
适合栽
  培地点
生长在高500m1000m倾斜地,高度越高品质越好。 容易栽培,生长在高500m以下倾斜地。 生长在200m以下低地或是平地
气温条件
不适应高温、低温 耐高温 耐高温、低温
雨量条件
不适应多雨、少雨 耐多雨、少雨 耐多雨、少雨
咖啡因含量
较低(11%17% 较高(2%4% ----
Creama含量
适中 较高 ----
树高
5m左右 12m左右 18m左右
生豆形状
椭圆扁平形 较圆的短椭圆形 顶端较尖,呈菱形
味道
香味良好 有缺乏香气之憾,苦味较强,酸味不足 香气不佳,苦味较强
主要产地
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其它中南美诸国、埃塞俄比亚、安哥拉、莫桑比克、坦桑尼亚、也门、肯亚、夏威夷、菲律宾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 热带非洲各国(乌干达、马达加斯加岛、科特迪瓦、多哥、安哥拉、迦纳)、夏威夷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亚(爪哇)、千里达·托贝哥、菲律宾等 利比里亚、苏里南、盖亚纳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安哥拉、科特迪瓦、菲律宾等

 

 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